唯一的限制是想象力
The only limit is imagination
在技术世界中,人们所部署的架构往往提供了一条非确定性路径。雅克·埃吕尔认为,现代技术作为新的特定环境已经深深地嵌入人类生存结构之中,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领域均无法置身事外,现代人类也深受该技术价值观的掌控支配。新兴技术的搅动使得迭代社会图景不断迸发生成,而设计则成为了能够将技术与生活实现紧密联动的标新介质。设计始于人类改造世界的元动力,与人类行为的时间性交织在一起,并非脱离时间的客观化图像。当经验格律被时空的非连续性和事物的虚拟性所解构,当人们的认知图式无法洞见涌现环境的显性逻辑,我们应以策略性本质主义视角进行设计纠偏,脱域地方性知识规约,以“复调”的方式将理论思维、实践思维及创制思维进行更紧密的跨维融构,统一时代设计的矛盾性、对话性、开放性,启迪设计向新而生。
新物质主义视野中,具有生成力和生产力的物质被视为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而设计产物作为“能动性的凝结体”,能够在智性创新的尺度上赋能新质生产力,推动社会结构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我们应深入挖掘设计产物所蕴含的内在创造性,将能动范围扩大至人类群寰之外,展现系统外部与内部、思想与现实之间的密切联系。
心向往之,行必能至。设计学院2024届的研究生和本科生,让自己沉浸在严谨的知识文化之中,成为批判性思考者和创造性问题解决者,全身心投入到探讨“人类纪”这一宏大命题中。本次展出的设计作品无一不以全域视角映射出我们对现状及未来的关切及内省,它们展现了有序而非熵增、通约而非异化、锚定而非跃迁的姿态,以敦本务实的热忱编码出独立个体对设计的超链接理解和面向未来的超限域答卷,引人入胜,耐人寻味。
设计学院培养致力于改善公民生活的设计师,为社会福祉做出贡献的设计师,引领不同文化在全球实践中有意义融合的设计师,创造人人平等和诚信世界的充满激情的设计师。设计学院的教师始终强调道德标准优先于经济需求,并认为,拥有这些品质和价值观可以将个人转变为真正的“世界公民”,能够适应危急情况并为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提供解决方案,毕竟,唯一的限制是我们的想象力。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
郝凝辉
01
作品名称:茧 · 维
作者姓名:邝苑怡
指导教师:王黎明、徐彤、王成良
专业方向:数字媒体艺术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作品《茧·维》试图探索混合现实(MR)技术在未来沉浸式体验中的应用。作品一共六个章节,展现从游戏早期到未来多维空间的跨越,构建了一个游戏媒介与现实世界和谐共生的愿景。
作品的核心是一个多层箱体,作为现实与虚拟的交汇点,引领观众进入一场跨维互动之旅。随着情节的推进,观众将经历从经典游戏风格到多维虚拟世界的演变,最终见证虚拟角色融入现实空间,寓意着技术融合的未来趋势。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02
作品名称:寻·演
作者姓名:何雨昊
指导教师:王黎明、张文超、姚璐
专业方向:数字媒体艺术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从动漫经济起步发展开始至今,IP角色已经成为人们成长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很多人对这些IP已经有了很深的情怀,本次毕设将以我对IP角色的情怀为切入点,利用IP角色的形象进行实验性交互,探寻成长环境,社会背景等因素对人与IP情感的影响,研究讨论在当代社会背景下什么样的IP设计更能够引起玩家用户产生共鸣。
03
毕业作品: 摩耶之幕
作者姓名: 范宸语
指导教师: 王黎明、冯东升、薛天宠
专业方向:数字媒体艺术
人类从洞穴走出,接触到了自身以外的世界;与众多“未知”交手后,以“信仰”安放我们的情感;随着理性介入,宗教受到冲击;又随着科学发展,人类不得不面对新的问题…时至今日,科技一度成为另外一种“宗教”,宗教以往最大的敌人“理性”成为了被推崇的存在本身。我们能否在技术进步裹挟的当下摸索出更为温和的共存之道…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04
作品名称:停转之地 The Halted Earth
作者姓名:鲁佳凡
指导教师:王黎明、封帅
专业方向:数字媒体艺术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作品以第一人称3D游戏Demo的形式,构建了地球停止自转后的后灾难世界场景,探讨了末日下人类文明的变迁与发展。游戏世界观介绍了一场空前的天体撞击使地球停止了自转,地球从此变成了完全分裂的两极,人类文明由于地理的区隔鲜有交流而极度分化,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文化立场以及科技发展倾向。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05
作品名称:月卫一
作者姓名:马晓曦
指导教师:王黎明、封帅、吴帆
专业方向:数字媒体艺术
在作品《月卫一》的世界观中,基因编辑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在医疗、动植物改良等领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人类认识自我的“可能重塑性”和“可疑性”具有重要影响。本次创作的故事内容意在探讨基因编辑下“人”的存在性问题,以及个体之间的情感关系纽带,以对非常规个体观念中的“爱”进行阐释。
我在创作方式上也在寻找个人创作者如何在保留自身创作性的情况下利用现有的人工智能视觉生成技术提高创作效率,将更多的工作重点放到故事内涵中的最佳方案。在此次毕业创作中,我主要用到了midjourney、sd、runway三个创作工具,在概念设定前期我从故事中提取出场景关键词,利用mj生成合适的图像后再对其进行修改,在之后的故事创作中我主要利用sd来进行辅助,先绘制草图进sd进行画面上的丰富,最后利用runway实现画面的动态效果。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06
作品名称:谱线红移 RED SHIFT
作者姓名:张睿潇
指导教师:王黎明、冯东升、封帅
专业方向:数字媒体艺术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人类对地球无节制的剥削给地球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伤害,一世纪后的未来,地球将无法继续维系人类生计。人类开始将精力投入到探索建设星系文明的可能性中。人类高层以诱骗的方式使部分个体成为探索星系文明的领航员,在不同的星球上实地生存五个星球日后便可证明其可宜居性。主角Z便是其中一员,当妻子Y卷入这场诱骗计划并失踪后,他也被选中加入该计划。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07
作品名称:心音波澜
作者姓名:杨耀华
指导教师:马志强、吴帆、王子源
专业方向:数字媒体艺术
在数字化日益深入的现代社会,面对面的互动的缺失使得人们线上交流时的情感信号发生了流失。“心音波澜 - 情绪动态可视化” 项目从人说话的声音中辨认出情感,并通过复杂的视觉符号图像将其动态可视化。通过实时图像呈现,本作品可帮助提升情感状态的理解,铺垫数字时代人与人,甚至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隔阂。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08
作品名称:镐京
作者姓名:武修明
指导教师:马志强、李世奇、靳军
专业方向:数字媒体艺术
作品《镐京》通过虚幻引擎5搭建出一座独特的城市缩影,参考了西安城市的布局和结构。意在表现西安这座城市的城区的独有肌理所展现出的文化和特点,这些肌理不仅能够反映出其的历史背景,更对于其未来的城市的形态与构建的内核所在。希望观者可以在沉浸式的行走下通过这一作品从更多的视角下了解城市,感受城市。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09
作品名称:数字经纬-基于大数据下的和服纹样再设计
作者姓名:白雪秀爱
指导教师:马志强、杭海、余一萌
专业方向:数字媒体艺术
在作品中我尝试探讨和服的植物纹样的数字化设计,温故而知新,将古代的和服植物纹样融入到新技术的表现中去,从穿着的现实场合改为虚拟环境。作品本着向植物学习,研究和服植物纹样,探讨研究和服植物纹样的发展、流行,以及数字媒体技术条件下新的变化与发展可能。
10
作品名称:SMITTEN—我们共同的血与痛
作者姓名:林雪卉
指导教师:封帅、王黎明、姚璐
专业方向:数字媒体艺术
爱是一条滋养、输血和束缚的脐带,而血脉传承就像衔尾蛇的环绕,血液并不单是流动在身体中的红色粘稠液体,血液是生命真实而关键的载体,也是世界脉络得以延续的纽带,血液维系着我们,也使我们互相排斥。作品以血脉与疼痛这两个意象构建一个虚构世界观,去探讨血脉传承中潜在的心理痛苦,爱与苦痛的可见与不可见。
11
作品名称:大幻影 The Grand Illusion
作者姓名:邵泓晔
指导教师:沈采、靳军、马志强
专业方向:数字媒体艺术
《大幻影》动态条漫设计了一种新式的漫画阅读体验。通过交互式阅读,在增强漫画中空间与时间表现力的同时保持了传统漫画的阅读属性,丰富了漫画阅读体验。随着流媒体的发展,人们越来越习惯于接触动态媒介。漫画的创作者需要一种既能表达内容又符合时代特性的新型创作手法,以应对当下复杂多变的媒体环境。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12
作品名称:生/息【I·Ki】
作者姓名:原田爱子
指导教师:沈采、王黎明、杭海
专业方向:数字媒体艺术
“生” 意为起始、“息”意为消失,“生”与“息”形影相随、共为“生息”。作品以数字空间的形式,在不同空间中对元素极端化处理后进行构建,来放大人们对传统与现代的感知。借由观众在数字空间中沉浸式漫步、切身体验后产生的感受,来探讨传统与现代艺术的融合、碰撞与感悟。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13
作品名称:梦女补全计划
作者姓名:邹澄澄
指导教师:沈采、徐牧桑、王倩男
专业方向:数字媒体艺术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本作品旨在探讨国内环境下乙女游戏被动造梦的环境下梦女群体如何主动寻梦,并尝试以游戏的方式为实践帮助“梦女”群体更积极更有意识地进行梦行为。游戏将以梦女用于和虚拟形象互动的“梦设”作为游戏可以控制的主角,并通过此次尝试辅助完善对自我的认知与构建。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一级学科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获批学科,已经建成涵盖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公共艺术与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生活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艺术与科技、艺术设计学等目录内的二级学科,以及自主创设的出行创新(交通工具)设计、社会设计、设计管理、创新设计、系统设计、危机与生态设计、艺术治疗、服务设计及设计策展与空间叙事等新增二级学科。同时,在保持现有学科口径范围优势下,设计学科以对中国社会未来形态和经济模式整体研判为基础,以积极应对全球科技、经济和社会变革为契机,以培养具有中国文化立场和全球意识的顶尖人才为目标,以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举措为根本,全面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
面对新时代的形势变局、产业变革、危机与挑战,深刻研读新文科建设内核,设计学院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新需求、新变化、新阶段、新特征为依据,将设计学科与现代信息技术等其他专业集群相融合,于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提出的新命题、新方法、新技术、新手段中,创造新方向、新标准及新价值判断,并研判全球政治、经济变化,以人类既有的社会组织结构、生产与消费方式为课题研究切入点,以学科专业划分为工具与方法,构建危机意识主导的全新学科教育架构与学科资源整合平台,全面聚焦应对人类未来生存模式的思考与行动。
更多资讯可关注CAFA设计学院官网
http://design.cafa.edu.cn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官方小红书账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官方抖音账号
编辑|姜天晓、贺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