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云云
世上原本就有心灵鸡汤文,网络时代转的人多了,便成了灾。所谓的心灵鸡汤文,就是那些用来自我安慰或安慰别人的文字,根据语气和用词的不同,可分为励志型、疗伤型、逃避型、沉醉型等,是当前攻占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的一大“主力军”。随便刷刷微博,更新一下朋友圈,遇见鸡汤文的概率就会很高,因为现在传播一篇鸡汤文太容易了,手指轻轻一点击,就如同细菌一般迅速蔓延到广阔无垠的网络世界里,然后继续以看不见的传播速度发酵、推广。
为了说服更多的人相信并转发,心灵鸡汤文的文末多半会加上某名人的名号,摇身一变,成了该名人“说过的话”。打着张爱玲、林徽因、胡适等民国文人旗号的鸡汤文,前些年尤其多,而在网络高度发达、新兴经济形式水涨船高的当下,一些明星创业者和富豪排行榜上的大腕们,也成了鸡汤文制造者的“代言人”,纷纷中枪被迫“戴帽”(当然也不排除某些名人自己就有制造心灵鸡汤文的癖好)。
然而,鸡汤文煲得再“好”再“妙”,硬扣帽子是不行的,人家没煲就是没煲;硬塞给别人喝,别人也是有权拒绝的。
比如,最近攻占微信朋友圈的一张图片,内容是手写的几行字——“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这一小段文字的末尾加了“杨绛”两个字,并标注是老人家“百岁感言”。但很快就有媒体采访到了出版杨绛先生作品集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后者证实曾在先生生前专门向她求证过,此段话完全是伪作,杨绛先生从未说过也未写过。
照常理,如此接近事件主角的相关人士站出来辟谣证实了,此事应该到此为止了。然而,舆情并未朝此方向发展,一些网站、传统媒体、自媒体公众号的转发、传播,依然将此伪作的帽子扣在先生身上。好像这些人笃定认为,此文就是杨绛之作,拿来用在文章中怀念先生很是合适。
其实,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此文是有人假借先生之名在煲自己的一碗心灵鸡汤。从成本上来说,心灵鸡汤文的推广几乎可以说是零成本的,除了制造者本身付出的脑力劳动之外,剩下的就靠电脑或手机终端前用户的随手一点击了。
人们为什么乐此不疲地转发心灵鸡汤文?原因可能很简单。正如上述那段流传甚广的伪作,曾有人表示,即使是伪作,他们也转得无怨无悔。笔者的一位朋友就告诉笔者,她知道是伪作后,虽然把朋友圈中的图片删了,但仍觉得这段话说得挺好,挺契合她自己当下的心境。
好吧,不得不承认,这一碗心灵鸡汤炖得够“香”够“味”,炖得人们都不辨真伪了,或者说人们即便知道是假的,也愿意一仰头喝下这碗鸡汤,只因为说到自己心坎里去了。对于读者个体来说,大学者说的也好,普通人造的也罢,只要我认同就没什么不可以;可是,如今这段伪作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传播了,致使一些媒体也不分青红皂白,直接引用过来,写在了稿件中,发布给了大众。这就不能等闲视之了。
伪造此文的幕后作者,无非就是为了提高自己在网络上的点击率,赢得更多的人气,博得更多的眼球而已。但是,伪作一旦搭上各种形式的媒体快车,就容易给更广范围内的人带来不良的影响,试想如果一个语文教师接受了这篇伪作是杨绛原创作品的观点,会如何?而不明真相的读者的大量转发,对先生本人来说,也是不公平的。杨绛先生作为学者和作家的真实文风是怎样的,其为人治学又是怎样的,这都是客观确定的事情,不容混淆。
从这件事上也可看出,媒体的及时求证、辟谣,在当前的舆论环境下仍然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涉及文化大家的作品、文品,更需要媒体发挥传播正确信息,以正视听的作用。在当前人们对文化大家的高度关注下,笔者认为,最好方式莫过于去读他(她)的作品,亲身去体验去感悟。杨绛先生的作品,大多蕴含着人生的智慧、理性和思辨,读其作品,自然会领会到先生的所思所想以及她为人为文的风格,这对我们自己也是有启发意义的。
而所谓的心灵鸡汤文的制造者们,也应多读书,少煲“鸡汤”。一味仿制、捏造,虽然暂时赢得了高点击率,但从长远来看,其对阅读文化氛围的营造,可谓弊大于利——鱼目混珠的阅读环境,阻挡了人们对好作品的探寻,侵害了那些用心血浇筑、花时间创作出来的文学佳作的被接受权;作为读者,更需要擦亮眼睛,选择真正的好作品来阅读充实自己,退一步说,心灵鸡汤文偶尔煲一煲,也无可厚非,但日久天长就不行了——配方就那些,翻来覆去就是那些既定的语言,乏味的腔调,单一的价值观,读多了会让人的心灵越来越单薄,干瘪,丧失活力,因为“喝下”这样的“鸡汤”,确实是营养匮乏。(刘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