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经常上网的朋友来说,“404”这几个字符或许已经不再陌生。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中国这片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还有一座特殊的城市。
它位于中国西北戈壁滩,明明是地级市却没有名字,只有行政代号。
时至今日,在任何一张中国地图、地图软件上都无法找到它确切的位置。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内,它都处于严格保密的状态。
这个城市就是代号为“404”的废弃核城。
“404”即中国核工业总公司404厂,在维基百科上又叫作“甘肃矿区”。
这里是中国第一批核工业基地。在当时,全中国最优秀的工人和专家都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荒漠参与科研、建设和生活。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目的,那就是举全国之力,造出自己的原子弹。
从小在这里长大的摄影师李杨称,因为这个,404集结了各行各业的高人。
不光是核专家,还有上海冠生园最牛的顶级厨师、南京路上的优秀营业员,各地最好的技工。国家一声号召,好几万人“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全部奔向这戈壁滩。
鼎盛时期,别说造原子弹的工厂,404连醋厂都有。
茫茫沙漠里,404第一代居民们能喝上自己酿的醋,吃上自己做的冰棍和雪糕。
上图左为李扬父亲,身穿404厂工作服
1958年,邓小平批准建设,苏联援建了中国第一座反应堆。
1966年,反应堆建成,并于第二年开始生产。
在404,中国建成了第一个军用核反应堆,实现了中国核武器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
404为中国1964年、1967年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做出了无可替代的历史性贡献。
由于研制核武器的机密属性与特殊使命,404一开始便注定只能秘密运作,外人甚至找不到它的入口。
直到1996年政府宣布暂停核试验,404的秘密才得以公布于众。当年的“两弹元勋”也终于得到了世人的敬仰。
前几年,一些曾经生活在这里人公开了他们的核城往事,才慢慢揭开了其神秘面纱。
2006年,404将生活区搬迁至嘉峪关,原来十多万工人家属现在仅剩数千人留守。
404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中,留下了三代人50年的回忆。
曾经是中核集团宾馆,现在是404展览馆前的广场上,竖立着巨大的毛主席像,这是这个城市的地标。
404从最外围算起只有四平方公里,生活区域不超过2平方公里,城市的主干道也只有一公里。
除此之外,它和其他城市几乎一样。
同样有公检法、土地局、社保局、教育局、电视台、报社以及一切完备的行政机关,甚至还有监狱和戒毒所。
几代人在这里生活了数十年,因此这里还建立了学校、医院、邮局、宾馆。
只问奉献,无问西东。
除了生产之外,居民们的日常生活也并非我们想象中那样单调。
404里同样有新华书店、剧场、动物园、健身中心、人民公园。
时至今日,虽然大部分建筑都已经人去楼空,但404的街道上仍然多出了KTV。
核城公园曾经是这个城市里人气最高的“著名景区”。
里面饲养着狗熊、鹦鹉、八哥、狐狸、猴子、孔雀、梅花鹿等观赏动物。
还设有花圃、凉亭、人造假山和瀑布等景观,此外还建有游乐器械和健身设备。
几十年前,全中国最顶尖的人才将最好的年华奉献在这里,毗邻腾格里沙漠,饱受沙尘暴之苦。
而这一切,就静悄悄地发生在无人知晓的茫茫戈壁荒漠里,他们的喧嚣与荣耀似乎都与外界无关。如今,越来越多的人知道404的存在,并前去探寻历史的踪迹。
一个叫底窝铺的地方便是进入404厂的隐蔽入口。
低窝铺有一座对外公开的火车站,404厂的居民曾经都需要通过这座车站进出。
根据去过的旅游家表示,“从底窝铺到404的大门,仿佛穿越了一个虚拟的时空隧道。”
作为一个还处于半保密的城市,现在如果要进入这里,仍然要经过里里外外的几十处戒备森严的岗哨,来往这里的车辆和人都要进行检查和登记。
在谷歌输入它的大致经纬度40°10'41.4"N,97°16'25.9"E,你能看到它被广袤的戈壁滩包围,也许能模糊地窥见其中的秘密。
几十年过去了,斗转星移间,404完成了它的使命,并转型为民用,成为一家专门处理核废料等业务的工厂。
这里依然有公园,有行政机构,有学校,有人,但却没什么声音。
这个代号404,几乎全封闭的半军事化小城,在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后,仿佛已经被时光的洪流遗忘,定格在了80年代。